发布时间:2022.10.04
本文作者:竞越人才发展顾问 刘熠老师
初次看到书名,觉得很有距离。暴力?我们应该离暴力很远了吧?战争?打架?破口大骂?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有暴力倾向,在常见场合里,也几乎碰不到什么暴力。但是,下面的对话熟悉吗?
家长对孩子说:“怎么总是粗心大意的?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?”
老公对老婆说:“就你事多,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?”
上级对下级说:“叫你做点事总是一拖再拖,是不是得给你上个闹钟才行?”
怎么样?如果你是听者,你难受吗?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,甚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痛苦。生活给了我们太多误会,社会不得不让我们学会自我保护:指责,嘲讽,打断,贴标签,随意评价…..这些行为在我们的沟通中屡见不鲜,事实上,暴力沟通无处不在。
幸运的是,本书的作者马歇尔.卢森堡博士发现了沟通中“爱的语言”。他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,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,能使人们情意相通,和谐相处,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结,这就是“非暴力沟通”。
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模式:
1. 观察——对客观具体的事实做出描述,而非评判
2. 感受——直截了当地表达感受而不是想法
3. 需要——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
4. 请求——请求帮助或者反馈,而不是命令
例如我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是:“你总是不照顾我的感受!感觉你越来越不尊重人了!”,往往会引发后面更大的争论或者冷战。
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,应该是:“你今天晚上批评了我三次(观察),我感到很难过(感受),因为我想要得到你的肯定(需要)。下次在指出我的错误之前,可不可以先肯定我做的好的地方,告诉我你知道我这样做不是存心的,然后才告诉我哪里做的不好?(请求)”
这样的一种沟通模式,即便对方开始有情绪,也能够被我逐步软化下来。而当我提出具体的请求时,对方也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给我带来伤害了。
实践下来,我发现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转变,更是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,我们不会再怨气冲天负能量地去抱怨指责他人,而是坦诚自己的感受,同样,也可以平静地去倾听对方的感受,体会他的需求,自然争论也能平息,双方的关系更好了。
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:
在沟通方面,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。其根本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对互相理解的努力程度。我们不是为了控制对方而沟通,不是为了强迫对方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沟通。善意的、试图达成彼此间互相理解的沟通,之所以必要,是因为它是人的基本需要。人渴望被理解,但又容易在指责他人的时候犯错。
《非暴力沟通》是语言的艺术,也是思维的习惯,这本书里蕴藏了很多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。
作为一名沟通课的老师,在我还只读到一小部分的时候,已经觉得受益匪浅。确实,很多问题的根本,其实也是源于沟通,多读这样的书,多改善自己的沟通艺术,是有益的。这本书推荐给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