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竞越
企业人才发展顾问与业绩改善伙伴
领导力培训如何破解国企中层发展难题?中海炼化 5 年实践给出答案

发布时间:2025.10.23

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转型的双重压力下,中层干部作为企业战略落地的 “中坚力量”,其领导力水平直接决定了组织的执行力与创新力。尤其是大型国企,既需应对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,又要满足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特殊要求,中层领导力的系统性提升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。然而,传统领导力培训常陷入 “理论脱节实践”“短期效果难持续” 的困境,如何打破这一僵局?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 “中海炼化”)联合竞越顾问打造的 “征途” 轮训项目,用 5 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—— 不仅斩获 “2023-2024 年度最佳数字化学习项目奖” 等行业殊荣,更让参训干部的领导力、战略思维与沟通能力实现质的飞跃,其经验值得所有寻求突破的企业借鉴。


领导力培训


一、国企中层领导力培训的核心痛点:为何传统模式难见效?


提及领导力培训,不少国企 HR 和中层干部都会有类似的困惑: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组织课程,最终却停留在 “听着激动、想着感动、事后不动” 的层面。深入分析不难发现,传统培训的短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:

首先是能力定位模糊。许多培训沿用通用课程体系,未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场景与干部岗位需求,导致 “学非所用”。比如有的领导力课程侧重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方法论,却忽略了国企在合规管理、党建融合上的特殊要求,培训结束后干部仍不知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

其次是学习与实践脱节。传统培训多以 “课堂讲授” 为主,缺乏对业务问题的针对性解决设计。干部们在课堂上掌握了 “高情商沟通”“理性决策” 等理论,但回到工作中面对跨部门协同难题、绩效辅导瓶颈时,依然无从下手,知识难以转化为能力。

最后是培养缺乏持续性。不少企业将领导力培训视为 “一次性任务”,仅开展短期集中学习,未形成长期跟踪与能力迭代机制。中层干部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,旧有知识体系很快过时,难以支撑企业长期战略落地。

而中海炼化的 “征途” 轮训项目,恰恰围绕这些痛点展开创新,通过 “量身定制 + 系统规划 + 实践落地” 的模式,让领导力培训真正成为推动干部成长与业务发展的 “引擎”。


二、从中海炼化实践看:优质领导力培训需具备三大核心设计


中海炼化作为大型国企,其中层干部不仅要具备市场洞察、团队管理等通用领导力,还需兼顾党建引领、战略执行等特殊要求。为此,竞越顾问团队与中海炼化深度协作,构建了一套 “渐进式、双螺旋、强融合” 的领导力培训体系,其核心设计可总结为三点:

1. 以 “能力画像” 锚定培训方向,拒绝 “一刀切”

领导力培训的前提是明确 “要培养什么”。项目启动初期,竞越团队并未直接推出课程,而是先通过专业建模,为中海炼化中层干部定制了专属 “能力画像”—— 明确七大主能力(如战略思维、组织发展、高情商领导等)及 21 项细分能力,再结合 360 度测评、OPQ 测评等工具,精准定位每位干部的 “能力短板”。比如针对部分干部 “战略思考不足” 的问题,专门设计了 “市场格局分析”“战略落地工具” 等课程模块;针对 “跨部门协同弱” 的痛点,开发了 “复杂任务管理”“协同合作方法论” 等实战内容,让培训从 “大水漫灌” 变为 “精准滴灌”。

2. “学习 + 实践” 双螺旋推进,让知识转化为业绩

“学完能用” 是领导力培训的关键。中海炼化的 “征途” 项目创新采用 “双螺旋” 学习模式:每年安排两次集中学习,每次 5 天,白天聚焦 “学习线”,由竞越资深讲师讲授前沿理论与实用工具;夜晚转向 “实践线”,让干部们围绕企业实际业务难题展开实战。

以 2021 年 “破局” 主题培训为例,白天课程围绕 “理性决策”“高情商领导” 等核心能力,开设《KF 思维技术:系统思考与理性决策》《情商领导力:优化绩效的关键因素》等课程,帮助干部掌握结构化决策、团队情绪管理等方法;夜晚则要求干部以小组为单位,结合部门业务拟定课题 —— 如 “如何提升高素质人才比例”“如何建立混改机制下的有效激励”,运用白天所学工具制定解决方案,并形成报告提交。这种 “白天学方法、晚上解难题” 的模式,让领导力培训直接对接业务需求,5 年来累计产出 30 多个业务课题成果,形成 6 万余字案例集,真正实现 “学有所用、用出成效”。

3. “党建 + 业务” 深度融合,契合国企发展需求

对于国企而言,领导力不仅包括管理能力,更需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。“征途” 项目特别设计了 “党建 + 业务” 双曲线课程:每年集中学习期间,安排 2 天党建游学活动,组织干部前往红旗渠干部管理学院、大庆等红色基地,通过党课教学、实地体验、团队 PK 等形式强化党性教育;同时,将党建要求融入业务培训 —— 比如在 “战略落地” 课程中,强调 “党建引领企业发展” 的核心原则,在 “团队管理” 模块中,要求干部以 “党员先锋作用” 带动团队战斗力提升。这种融合设计,既满足了国企党建工作的要求,又让干部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上实现同步提升。


三、长期主义视角:领导力培训如何实现 “持续赋能”?


中海炼化的实践证明,优质的领导力培训绝非 “一锤子买卖”,而是需要长期规划与动态调整。项目原计划为期 3 年,后根据企业战略升级需求延长至 5 年,竞越团队随之优化出 “强基 - 破局 - 焕新 - 传承 - 登峰” 的五年递进体系:2020 年聚焦 “强基”,打牢管理基础;2021 年侧重 “破局”,突破综合管理瓶颈;2022 年推动 “焕新”,激发创新能力;2023 年强调 “传承”,培养后备梯队;2024 年实现 “登峰”,全面提升干部战略领导力。

期间面对 “新增 30 名中层干部如何跟上进度” 的问题,团队创新推出 “补课 + 融入” 模式:先为新干部单独开设前几年的关键课程,辅以线上学习资源拉齐进度,再分配至原班级共同参与后续培训,既保证了培养的系统性,又避免了 “新学员跟不上、老学员没收获” 的尴尬。这种灵活调整的思路,让领导力培训始终与企业人才需求、战略节奏同频共振。

如今,“征途” 项目已成为国企领导力培训的标杆:参训干部中多人获得职位升迁,项目出勤率与完成率超 95%,学员平均满意度达 9.54 分,线上学习累计时长超 13.5 万分钟。更多企业想要深入了解这一项目的细节,可通过访问中海炼化 “征途” 轮训项目详解页面,获取完整案例与实践方法论。


结语:领导力培训的本质是 “赋能人、激活组织”


从中海炼化的实践中不难看出,成功的领导力培训并非简单的 “课程输送”,而是 “以业务为导向、以能力为核心、以长期为目标” 的系统工程。它需要企业打破 “培训是成本” 的固有认知,将其视为人才战略的重要投资;更需要培训机构深入企业场景,用定制化、实战化的设计,让领导力从 “理论知识” 变为 “行动能力”。

对于正面临中层发展瓶颈的企业而言,与其盲目跟风开展通用型领导力培训,不如借鉴中海炼化的经验:先明确自身需求,再搭建适配的体系,最后通过 “学习 - 实践 - 迭代” 的闭环,让中层干部真正成长为 “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” 的中坚力量。而这份来自国企的实践样本,也为整个行业的领导力培训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路径。


版权所有 © 2011 竞越顾问公司 粤ICP备05137830号

内容中心

400-820-5195

在线咨询

400-820-5195

联系我们

400-820-5195

微信咨询

年度课表

返回顶部